孩子教我的事: Siblings

孩子教我的事: 參與感與歸屬感

談起對小孩教育的參與,我最近覺得特別羞愧。雖然花在小孩身上的時間,應該比起大多數的上班族都多很多,但是最近比較用心的參與他們學校的大小事,才發現自己實在做得不好,而多方面的參與,也能實質的提升教育的品質,跟自身的happiness。

我們最近加入了小孩學校的Parents Support Board(PSB),這基本上是一些家長們自願出來組織些活動,包括Teacher Appreciation、Carnival等等。以前我是屬於那種心盲的人,看到過一些PSB寄來的email,但是總不放在心上,也對於這些活動當作理所當然的。每天去接送小孩,就大概止於進教室簽名,點頭打個招呼,然後快快離開,有活動時就參加一下,但也不會特別engaged,很少跟別人講話(這個當然也是自己個性上比較內向),之前上班時,還經常最後一刻才發現有活動。或許對家長來說,學校的功用就是這樣,基本上是花錢托嬰?

之後大概是因為不用上班太閒了,自己都覺得不好意思,所以加入了PSB幫忙,也因此多接觸了不少學校的大小事,歷經幾次活動,才發現這些參與,不只讓我對於學校多了一份歸屬感,也讓我對於小孩的教育有更多著力點。我對於這件事情的aha moment就在上週三,我幫忙學校進行了parent interview。學校因為一個教室的head teacher要relocate到別州去,必須招一個新的head teacher,而整個interview process中,有一個是讓現在的家長來進行interview。嗯,我interview過幾百個人了,不過絕大多數都是software engineer,少數PM或engineering manager,但是preschool teacher,我從不曾想到我會當這種面試官。

一直以來我都不是個有天分的人,但是我很肯花時間準備。這次我當然也在面試前趕緊惡補了一下,好好研究了一下該問什麼問題,該講什麼話。不過面試完三個人後,雖然乍似我在對她們評分,但實際上我被扎扎實實地上了一課。其中兩個老師都聊了不少montessori的理念跟實作,我當下意識到,雖然送了一個montessori的preschool,可是我卻從不曾好好的研究過蒙特梭利教育的一切,而學校教育如果沒有跟家庭教育配合,再怎麼樣的好學校或神老師,都是事倍功半。

完成了feedback,交回給學校director時,我們很快的go over了我的筆記,director再三的感謝我的用心,我當下有一點感動,一是感覺我是學校的一份子,二是知道自己很幸運能參與選擇孩子老師的過程。想了一下,簡單說就是一份歸屬感吧!參與感絕對是得到歸屬感最直接有效的方法,而歸屬感讓人幸福快樂,是人的基本需求之一。如果你不覺得是公司的一份子,你不會喜歡你的工作;如果你不覺得是家的一份子,你的家庭不會幸福美滿;如果你不覺得是這個國家的一份子,你就覺得自己只是個過客。

此外我們也參加了town meeting,坐下來跟學校的老闆聊聊,理解一下他有怎麼樣的想法,是怎麼樣的run這個學校的。上週五的Carnival,是我最喜歡的活動,眾多的play station跟bouncy house,最後由搞笑魔術師結尾,小朋友們都很開心。我們雖然幫忙舉辦Carnival,這是一個PSB舉辦的活動,其實對老師們是額外的負擔,但是實際上大多數的事情都是學校的director跟老師工友一起合作幫忙完成的,大家仍然很開心熱血的把活動搞得很好。我們身為家長,實在是心存感激。

對學校的了解更多,也會有更多的appreciation,而不是純抱怨,畢竟沒有任何事情是完美的,這邊看到一個缺點,去另一個地方,一定還會有另一個現在沒看到的缺點。只有一件事情是肯定的,如果我們看到一個缺點,大家合力把它改進,就確確實實的少了一個缺點。如果一個學校裡,很多家長們都願意付出一點點,加起來就是很強的力量,得利的只有大家自己的小孩們。

最近Teddy班上很多同學都離開了,一批上K一批要去私立學校,搞得我們也很緊張,也在為到底要不要送私立學校掙扎。到處看學校的過程,我們看價錢、看校園、看老師、看同學、看教學理念,不過現在我才發現,最重要的還是家長的參與感與歸屬感。不管去了什麼學校,我知道,只要我們把自己當學校的一份子,為學校也為自己的孩子而努力、而付出,每一間都會是最好的學校。重點一直都不是在ABC或123會不會,而是小孩子能不能有好的價值觀,能不能成為一個decent的人,如果父母把學校當作純粹是花錢托嬰的地方,小孩子不會學習參與,也不會得到歸屬感。我們到底要教小孩什麼?值得想想。

Comments