孩子教我的事: Siblings

孩子教我的事: 好奇心

跟小孩互動的過程,經常會學到一些東西,這個系列來記錄日常生活中,孩子教我的那些事情吧。

Teddy一直是個非常愛問為什麼的小朋友,我一直覺得小朋友本來就很愛問為什麼,因為他們什麼都不知道,當然想知道啊!不過這陣子學校老師跟我們說他在課堂上的發問連發,加上我們的觀察,覺得他似乎屬於比較有好奇心的小孩。比如說早上媽媽不能送他上學,因為要去抽血做例行檢查,我跟他說媽媽要去抽血,他就馬上問為什麼要抽血?為什麼他不能也去抽血?總之跟他講了不管什麼話,他似乎都想問一下為什麼。其實我也不意外,因為我記得我小時候就是為什麼連發,打破砂鍋問到底的人。不過不知道是不是透過了學校教育,加上我個性喜歡optimize所有事情,人生不知不覺的就專注在『自以為』重要的事情上,想一想,大概遠在國中就開始沒什麼好奇心了。所以,除了開心他有遺傳到這點,也在思考怎麼讓他不要跟我一樣失去這樣天賦。

在我這段Gap Year中,給自己的第一大任務就是重拾好奇心,目前看來很大一塊就是在滿足孩子的的同時,重新拾回自己失去的好奇心,並一起學習。簡單來說,每次小孩問了我回答不出來的問題,就馬上去找答案,最好能夠一起找答案。這件事說得簡單,不過現在想起來就覺得實作有困難,因為問題經常是在無法得到解答的時候出現,比如說車上、外面等等。應該盡自己的力不要忘記,或者讓小孩幫忙記得我們等等要去找這個答案,順便訓練記性。

舉個例子來說,前陣子他問了為什麼阿公阿嬤家是白天,我們是晚上,一連串的問題最後講到了地球會轉,他問了地球為什麼會轉,我好像回答不出來(是的,我就是不學無術),之後也沒在意。沒想到一天回家時在車上,又因為太陽的角度,問到最後又到了地球為什麼會轉這個問題,我才想到,唉,我怎麼還是不知道啊!我也忘了我們回答什麼了,應該是類似地球就是會轉之類的廢話。檢討起來兩件事,第一是我沒有及時地找到答案,不但他還是不知道,也做了不知道也無所謂的示範,第二是廢話回答搞不好就是扼殺好奇心的開始,下次搞不好就不問了。

還有一種情況,是當下我覺得這個問題沒有為什麼,比如說小朋友會有換牙這件事,他問我為什麼會換牙,我非常直覺的就回答『這個沒有為什麼,就是會換牙』,再比如說為什麼手指甲長得比腳指甲快,我也認為這沒有為什麼,就說『如果腳指甲長得比手指甲快,你又問我為什麼腳指甲長得快,總是有一個比較快,沒有為什麼』。但是事後想想,這些其實都是稍微能研究一下,都還是可以解釋或想辦法找原因的,就只是因為我自己求知慾不夠,讓小孩覺得你記住就對了。這完全就是人長大了好奇心就慢慢降低的鐵證啊。

我還發現好奇心是需要情境的。最近我從圖書館借了Bedtime Math,打算每天跟他一起讀,裡頭有很多的日常小知識外帶一些小朋友的數學問題。我發現他對於前面的小知識一開始有興趣,也會不斷跟我討論,但是延伸出來的數學題,一旦是他稍微不知道的,就會完全不嘗試並開始逃避,也不喜歡我問他,才一兩次後,他就開始排斥這本書了。其實我當然不在意他會不會數學,come on,才四歲,我一向是不相信贏在起跑點這一套的人,只不過書上有,就順道一起討論了,不過一不小心,就可能導致連更重要的東西都沒興趣了。我想想,就像是我們小時候學校的考試吧,其實我對那些國文自然歷史地理還是有興趣的,可是一扯到考試,就扯到自信心、自尊心巴拉巴拉的,也會覺得這些課本裡的東西挺討厭的。所以,怎麼樣找到好的平衡,是值得放心思的事。

當然,也不是每次的問題都是make sense或者有答案的。有時候已經解釋過了,還重複問一次為什麼,我們就知道剛剛的講得對他來說不能理解,需要試著用另一個方式講解。然後我覺得,除了小孩子對我們的事好奇,我們也應該對他的事好奇。我也經常問Teddy為什麼他這麼想或這麼做,刺激他想想背後的原因。目前覺得他常常都說不出來,不知道是不會表達,還是自己也不知道為什麼,也可能根本沒有為什麼,只是就這麼做了。不過多次久了以後,發現也慢慢地偶而可以問出些東西,這時候就真的很有成就感啊!生活真的就是因為那些從孩子心中挖掘出來的小東西而滋潤~

Comments